中俄蒙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备忘录,对三国意味着什么?关于中俄蒙三国合作华亿配资,我们又有哪些建议呢?
9月2号,在上合组织峰会结束后,中俄蒙三国领导人举行第七次会晤,在此期间三国签署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内容涉及修建途经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和“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早在2006年,中俄两国就有计划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其中东线天然气管道已于2019年正式投产通气,去年12月全线贯通,只有西线的“西伯利亚力量-2”修建计划迟迟没有落地,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中俄双方在供气价格、管道线路方面尚未达成一致。
华亿配资
在此之前,俄罗斯方面曾提出了两种方案:一个是过境蒙古国铺设管道,另一个方案则是让管道从俄罗斯直通中国。但这两种方案都很难推进,虽然过境蒙古国的方案可以让管道缩短1000公里,能够节约不少成本,但也代表着需要长期支付一笔额外的过境费。另外,如果管道从俄罗斯直通中国的话,那管道在我国境内将会铺设很长一段距离,这在成本控制上也不现实。在这之后,俄罗斯又提出一个方案,那就是从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因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就是从土库曼斯坦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从新疆入境,俄罗斯方面想的是可以借用这条管道来转运俄罗斯的天然气。虽然俄罗斯的想法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上却难以实现,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并没有多余的位置来转运俄罗斯这部分天然气。
华亿配资
现在中俄蒙三国签署了备忘录,这也就意味着第一个方案的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对中俄蒙三国来说都有着明显的好处:首先,对于我国来说,如果“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最终得以开通,那每年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将增加500亿立方米,更多战略资源输华,这能够进一步缓解我国在化石能源上紧缺的局面;其次,对于俄罗斯而言,这让他们又多了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当下俄罗斯正面临着美西方的全面经济制裁,其国内经济状况也不是很乐观,“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如果开通,有望取代“北溪-2”管道;最后,对于蒙古国来说,其背靠着中俄这两个大国,不管是安全还是成为贸易的通道,蒙古国都将获益匪浅,还能额外的收到一笔过境费,这都是有利无害的买卖。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中俄蒙已经一锤定音了,那这头等大事就不能生变,以免破坏彼此良好的合作氛围。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主要原因还是出在蒙古国这边。一直以来,蒙古国政府始终都在想着所谓的“第三邻国”概念,步伐明显的有向美西方靠拢的意思,之前,美蒙还在寻求进一步加深了在稀土和关键矿产方面的合作,并且还签署了“开放天空”民用航空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美国有从中搅局的可能,所以说关键还是要看蒙古国这边立场够不够坚定。关于中俄蒙三国的合作,在这次三国领导人会晤期间,我国这边就明确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就是夯实政治互信;其次,深化互利合作;最后是密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进行协作。
说到刚结束的上合峰会,美国那边明显有点酸了华亿配资,眼巴巴的看着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的对象越来越多,美国政客也只能躲在背后说一句“上合组织峰会‘只是作秀’”。对于美国政客这种酸溜溜的语气,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中明确指出,“今天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发展为由27个国家组成的大家庭,地域范围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人口总数近世界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不难看出,这组数据就已经很好的证明了如今的上合组织绝非美国政客口中的所谓“作秀”。
金石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