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5座城市70场演出活动,迎来近57000名观众,上海木偶剧团2025年文化润疆巡演近日圆满收官,22名演职人员历时26天辗转克拉玛依市、莎车县、泽普县、兵团草湖项目区、喀什市五地,演出活动较去年增加近20场。
活动现场
除各地大中小学外,上海木偶剧团舞台还延伸至乡村广场、农场、牧场等偏远基层,并走进喀什古城江南书局等文旅地标,通过木偶音乐剧《报童之声》演出、“非遗工坊”手工课及特色物料1号配资,为新疆青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的海派木偶艺术体验。
巡演还通过两项创新性活动推动文化润疆从“展演输送”迈向“长效联结”。在莎车县阿热勒向阳小学,上海木偶剧团策划组织“报国之志 童时当立”开学第一课,借助直播连线让莎车学生与上海报童小学的同学“面对面”,为跨越千里的友谊搭起了桥梁。在泽普县第三小学,“海派木偶戏泽普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授牌启动,该基地将作为海派木偶艺术在喀什持续推广的阵地,为当地学生提供常态化、系统化的木偶艺术教育与实践课程。
活动现场
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表示,从巡演剧目到活动物料的精心设计,红色文化与艺术温度更易“润”入童心。《报童之声》作为红色题材木偶音乐剧,以革命战争时期上海报童的成长故事为线索,融合木偶技艺与音乐剧表演,兼具历史教育和艺术欣赏价值。剧中小报童与学生们年龄相仿,拉近了小观众们的心理距离,也让革命历史不再是课本上遥远的知识点。今年剧团在活动设计与宣传物料上也别出心裁:宣传册中嵌入可种植的“种子纸”,既象征木偶艺术的生根发芽,也像一份可持续的礼物,延续演出后的情感联结。“非遗工坊”手工课则特别定制《报童之声》角色的布袋木偶,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深化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
上海木偶剧团润疆之旅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上海对口支援喀什15周年及克拉玛依10周年。密集行程中,演职人员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深入更加偏远的基层演出,团队单日转场时间最长达到5小时;在风沙四起的户外演出中,演员仍然坚持现场原声表演,确保表演呈现不打折扣;在高山牧场,部分成员出现轻微高原反应,也咬牙坚持完成舞台搭建和演出。“这些付出都在孩子们抢着触摸木偶时的好奇1号配资,追着与演员签名合照的热情中,化为最温暖的回馈。”何筱琼说。
金石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